9月3日下午,文化遗产学院考古学系教师党支部召开专题座谈会,围绕“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主题,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联系党支部校级党委班子成员、校党委书记蒋林到会指导,考古学系教师党支部20名党员参加学习研讨。
会上,大家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的重要论述,以及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发表的《凝聚上合力量 完善全球治理》重要讲话,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抗战精神”的深刻阐释。大家表示要将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考古工作的实际行动,坚持以实物见证历史、以实证讲述故事,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引导青年学生在触摸历史中传承文明基因、弘扬民族精神,切实担负起守护中华民族“精神根脉”的时代使命。
在交流发言环节,王建新教授、钱耀鹏教授等资深教师代表,马健教授、于春教授等青年教师代表,闫红贤、刘威等新入职教师代表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实践,分享了学习感悟。大家一致认为,祖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历史话语体系的持续提升,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考古工作借助真实的文物和鲜活的故事,不仅能够深入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与特质,更是在切实守护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新时代要在国内外扎实、深入开展考古工作,不断强化对中华文明不同时期的发掘与阐释能力,不断探索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技术方案,努力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力量。
蒋林在讲话中指出,这是一次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温度的学习会,更是一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他强调,一要始终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从抗战精神中汲取“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作为实证中华文明的“考古人”,要用扎实的考古成果为“四个自信”提供更具说服力的学术支撑。二要锚定国家战略,强化使命担当,自觉将考古事业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主动对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与文化工程等,产出标志性研究成果,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找准定位、提升效能。三要转化学科优势,深化育人功能,创造性推动考古学科优势向育人优势转化。打造“考古+思政”特色课程金课,通过鲜活的文物实例、生动的发掘故事、立体的文明图谱,讲清楚中华文明的核心特质,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座谈会会场

教师代表交流发言

蒋林书记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