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院系介绍
西北大学考古学研究起始于1938年西北联合大学考古学组对张骞墓的调查发掘。新中国成立后,西北大学服从国家文物事业整体布局,于1956年设置全国第二个考古学专业。经过66年的发展,目前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已经成为专业设置合理、目标方向明确、学术团队充实、科研条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的一流考古学科,是我国文物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
西大考古学科在国内最早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以考古学研究为价值的认知体系、以文物保护技术为价值的保护体系和以文化遗产管理为价值的传承体系)。目前,其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考古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西北大学考古学科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学科序列。2019年,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考古学专业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西北大学考古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学院下设考古学、文物保护技术和文化遗产管理三个系,分别开设考古学、文物保护技术和文物与博物馆学3个本科专业。有考古学一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64人,具有正高职称24人,副高职称20人,外籍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目前,学院教师先后获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项目22人次。
学院拥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包括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丝绸之路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引智基地、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文化遗产数字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已形成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过程扎实、教学效果显著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已建成古豳地、东天山、吐鲁番三处综合实习基地,可以保障学生进行长时间的田野考古实习、现场文物保护及遗产管理等教学活动。同时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陵博物院、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等全国三十余家文博单位建立了教学实习、科研合作关系。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新文科”改革理念、“以生为本”,坚持“三全育人”原则,完善“三位一体”特色培养模式,以学生“兴趣+能力+使命”为培养路径,形成“基础+应用+创新+领军”多元化培养类型,构建“本科-专硕-学硕-博士”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三、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见附件)
2022版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pdf
2022版考古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pdf
2022版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