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感悟良渚:重思文明的天人之际——西北大学校长、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孙庆伟在第三届“良渚论坛”上的发言

2025-10-3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很荣幸受邀参加良渚论坛,到“浙”里感受文明之光,感受文化的力量。我来自西北大学,地处陕西,与浙江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西北而东南,两地犹如是中华文化在华夏大地上的两个关键“太极点”。        百万年的人类史,陕西有蓝田人头骨化石,浙江有七里亭旧石器遗址;一万年的文化史,陕西老官台文化开启了秦岭粟作农业和定居生活;浙江上山文化的一粒“稻米”则代表...

从考古中探寻文明的起源——访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钱耀鹏

2025-10-31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陶之路》,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报道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钱耀鹏教授团队科研成果。国内知名考古学专家、教授钱耀鹏接受采访 张瑞芬摄        钱耀鹏作为国内知名考古学专家、教授,主持发掘了多个重要遗址,其中磨沟遗址发掘获“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开创了解剖发掘地下墓穴的先例,从而发现了许多有关丧葬习俗及埋葬过程的堆积证...

发现仰韶时期新房屋类型

2025-06-06

        谢家河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亭口镇谢家河村,坐落在泾河支流黑河二级台地上,遗址区部分地带处于亭口水库淹没区域。2024年,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成立联合考古队,对谢家河遗址相关区域进行考古发掘,揭露面积3850平方米,发现了涵盖史前、战国、汉唐时期的文化遗存。此次发掘的重要收获之一,是发现了一批形制独特的仰韶文化时期房屋基址。鉴于其突出的学术价值,该遗址于2025年1月13日成...

古DNA研究揭示东亚灰狼母系遗传历史

2025-06-06

近日,我院张明副教授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发表东亚灰狼母系遗传历史新研究。该成果以“Ancient mitogenomes reveal the maternal genetic history of East Asian gray wolves (Canis lupus)”为题在线发表于Integrative Zoology(《整合动物学》,中科院一区TOP)期刊。第一作者为张明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王彩惠、硕士研究生郑钰琰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倪喜军研究员。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

我国科学家揭示青藏高原“幽灵祖先”遗传起源之谜

2025-06-04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团队和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四川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等机构,历经9年成功捕获和测序了来自17个遗址的127例距今7100年以来的云南古代人类基因组。该研究不仅填补了东亚和东南亚史前人群遗传数据的关键空白,更是首次从遗传学角度精准识别了青藏高原“幽灵祖先”之一。同时该研究中还揭示了南亚语系人群的遗传起源,并深入探讨了云南作为多元人群交...

35岁即“高龄”!显微镜下的古代陶工职业病

2025-05-28

        自人类开始生产劳动以来,因接触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而诱发的疾病便随之而来。然而,受限于古代科技水平,许多现代人熟知的职业病是否存在于古代社会?古人的职业病呈现哪些特征?不同职业群体间的工种差异又会引发怎样的健康问题?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联合开展的科技考古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对陕西丰京大原村西周制陶遗址出土人骨的深入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制陶工匠群...

2024年度中国西北地区重要考古进展:宁夏贺兰苏峪口西夏瓷窑址

2025-04-22

项目名称:宁夏贺兰苏峪口瓷窑址发掘时间:2021-2024年发掘地点:宁夏贺兰山苏峪口内约10公里处的中缸窑子发掘单位: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复旦大学项目负责人:朱存世 苏峪口瓷窑址位于宁夏贺兰山苏峪口内约10公里处的中缸窑子,东距银川市约40公里。2017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调查时发现,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发现窑炉13处。2021-2024年,本项目对窑炉1-窑炉6(编号为Y1-Y6)进行了正式发掘,发掘面积2400平米。苏峪口瓷窑...

2024年度中国西北地区重要考古进展:新疆喀什市莫尔寺遗址

2025-04-22

项目名称:新疆喀什市莫尔寺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发掘时间:2019-2024年发掘地点:新疆喀什市东北发掘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肖小勇 莫尔寺遗址位于新疆喀什市东北,距市中心约33公里。遗址建于古玛塔格山东南部侵蚀台地上,是一处汉唐时期的佛教寺院遗址。2019-2024年,在“考古中国-多元宗教及本土化研究”重大课题框架下,开展了持续性主动发掘,较系统地揭示了遗址的文化内涵、寺院布局和演变过程...

2024年度中国西北地区重要考古进展: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

2025-04-22

项目名称: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发掘时间:2020-2024年发掘地点: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发掘单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复旦大学、北京大学项目负责人:侯红伟 礼县四角坪遗址位于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黄土山顶部,该遗址位于西汉水北岸,向西4.7公里处为鸾亭山汉代皇家祭天遗址,向东5.5公里为大堡子山秦公陵园,三个遗址几乎处在一条直线上。2020年开始,本项目开展了连续5年的考古发掘工作,现已基本...

2024年度中国西北地区重要考古进展:陕西富平长春遗址

2025-04-22

项目名称:陕西富平长春西周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发掘时间:2022年-2024年发掘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庄里镇长春村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渭南市博物馆(渭南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中心)、富平县文旅局项目负责人:李彦峰 长春遗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庄里镇长春村,地处石川河东岸、北山山系南麓的开阔台地上。遗址包含西周、汉、唐等时代遗存,主体内涵为西周文化遗存。2022年8月起,本项目组对遗址内部分被盗西周墓葬进...

2024年度中国西北地区重要考古进展:周原遗址

2025-04-22

项目名称:周原遗址发掘时间:2024年3月至12月发掘地点:陕西省宝鸡市岐山(扶风)县周原遗址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种建荣 为进一步揭示遗址商周时期聚落结构,近年来周原考古以寻找墙垣体系与先周文化大型建筑为重点。通过“大范围追踪性钻探”与“重点部位针对性发掘”,发现王家嘴先周文化大型夯土建筑群,以及西周时期宫城、小城、大城三重城墙。(一)...

2024年度中国西北地区重要考古进展:青海都兰夏尔雅玛可布遗址

2025-04-22

项目名称:青海都兰夏尔雅玛可布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发掘时间:2021年-2024年发掘地点: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巴隆乡河东村发掘单位: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项目负责人:杜玮 一、遗址概况夏尔雅玛可布,蒙语意为“黄羊出没的河滩”。遗址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巴隆乡河东村西3公里处,坐落在柴达木盆地东南边缘布尔汗布达山北麓,地处伊克高里河、哈图河两岸山前冲积台地,海拔约2990米,地貌...

2024年度中国西北地区重要考古进展:陕西省神木市石峁遗址皇城台墓地

2025-04-22

项目名称: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石峁遗址皇城台墓地考古发掘项目发掘时间:2022年3月-2024年11月发掘地点: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石峁遗址皇城台墓地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神木市石峁遗址管理处项目负责人:邵晶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为进一步深入对石峁城核心区域的认识,完善石峁宫城结构布局,2022~202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本项目对2018年调查发现的皇城...

2024年度中国西北地区重要考古进展: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寺洼遗址

2025-04-22

项目名称:甘肃临洮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大型聚落考古发掘项目发掘时间:2018-2024年发掘地点:甘肃省临洮县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郭志委 寺洼遗址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寺洼山村,西靠九龙山,东侧洮河自南向北从其前方流过。遗存主要分布在山前平缓坡地上,面积约200万平方米。1924年,安特生首次发现该遗址,1945年夏鼐在此开展考古发掘。2018-2024年,本项目对遗址开展7次发...

2024年度中国西北地区重要考古进展:甘肃庆阳南佐遗址

2025-04-22

项目名称:甘肃庆阳南佐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发掘时间:2024年6-12月发掘地点: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南佐村南佐遗址发掘单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项目负责人:陈国科 一、遗址概况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南佐村,坐落于泾河一级支流蒲河左岸的董志塬西部。为厘清黄土高原尤其是陇东地区的文明化进程,2021至2024年,本项目开展连续考古发掘工作,确认南佐遗址是一处...

共22条 首页上页12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