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从来就不是一个令人愉悦的时刻。
又到了年复一年的不断地说再见,令人难舍难分的时候,自今天起,84名学士、59名硕士、9名博士,总共152名西大文博学子们将不约而同地挥挥手,作别母校的云彩。当你们挺拔的身影消失在门外拐角处时,“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满满的期望、深深的挂念、淡淡的忧伤、憧憬的喜悦,还有无限的感慨、无穷的惆怅,又一次涌上为师的心头。
年年岁岁情相同,岁岁年年人不同。祝福和嘱托的话,我和其他老师并无二致,就不再重复了。
此刻,我想和各位谈谈考古学是什么的问题(一级学科概念下的考古学)。今天各位就要离开母校了,相信各位在过去几年的学习过程中,时时刻刻、不断地追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就是考古学究竟是什么呢?他的概念、对象、内涵、研究方法、目标、学科价值等等,坦率地说,这并不是“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也不是经年之后,一句“却道天凉好个秋”可以了之的。衷心地希望所有西大考古人,能用一生的时间和实践去思考这个问题。
开诚布公地讲,这些问题也困惑了我三十多年。此刻,有二十年田野考古、十年三尺讲台经历的我,愿意将我所理解的考古学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我所理解的考古学研究目标有三个层次:分别代表了
盲人摸象阶段的皮毛层次(考古)
构建文明架构的筋骨层次(考古学)
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灵魂层次(历史学)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经过81年的积累、63年的发展、43届人才培养的经历,正如各位都知道也并为之自豪的那样,2016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大考古排名列A+。要知道,地方大学只有14所、其中只有2所综合大学获得了A+,在中国2663所普通高校中这是何等的荣耀,这种光环将在很长的时间内环绕在我们的四周。我们是靠着什么精神才获得如此殊荣呢?我们是在什么背景取得这一成就的呢?
西大考古学科并不具备太多的发展资源,自力更生,不等不靠,贯穿在我们的发展历程中。在63年发展过程中,凝练出“志存高远,敢为人先,自强不息,执着奉献”的西大考古精神,这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也是西大考古人的座右铭。
我们是在考古理念的学科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和全国同行一样,我们遵循“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的理念(《大百科全书·考古学》),采用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用将近100年的时间,基本构建完成960万平方千米的物质文化谱系框架的构建。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作为舶来品传入中国后,“Archaeology ”被翻译成“考古学”,这个拉丁文词根“Archae”原意是“开端、来历、起源”,如此来看,考古学应该是从物质材料来探索人类的来历、了解我们的社会和文化是怎么产生和如何发展到今天的。但是,出于对汉语“考古”的理解,在很长的时间内,中国考古学的学科目标基本上定位在“证经补史、复原古代社会”上。断代考古的理念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断代考古式的学科划分,已经完成历史使命。
考古时代我们学科的价值诉求是历史、艺术和科学。
我们在全国率先确立“三位一体”的学科理念。形成“立足长安、面向西域,周秦汉唐、丝绸之路”的学科定位。这是作为西大人为之自豪的成果。
要知道编了号的考古标本,并不是经过整理和阐释的历史。考古学科的意义不应局限在内部的肯定和理解,而在于超越自身的畛域,达到启迪其他学科的作用。中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滞后和信息提炼能力的严重不足,制约了考古学在当代国家建设中的影响力,毕竟,一个学科不能总是靠展现祖先的辉煌来维持学科本身的尊严。
考古重建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这一过程中,我们没有思考文化、文明的构架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呈现出盲人摸象的态势。我们不知道如何落实让文物活起来,以及让文物中的什么活起来。
未来,西大考古的荣耀该怎么维护下去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地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在对历史和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新时代背景下,考古学应该是通过人类遗存研究古代社会及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西大考古人应该以我们理解的考古学去思考我们的未来。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文博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上世纪末以来,考古学学科由建立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体系向研究社会结构、聚落、制度、文化扩展,整个学科发展的大背景也在处于变革的讨论之中。
考古材料只有在理论方法充分完善的情况下才能被理解,它的价值和重要性取决于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方法选择取决于研究问题。考古学理论构建和问题设计是我们研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中国考古学的理论构建现状并不令人兴奋,寄希望于新材料不断累积、理论逐渐就会自然而然形成的学者并不在少数。
对同类考古遗存现象在长时段范围内规律性的凝练以及全局性的统筹考虑,是我们未来努力的目标。我们应该追求蕴藏在物质文化中、约束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处事方式的核心文化价值观,为今天和明天提供智慧。透过皮毛,从血肉和骨架的层面去思考中国文化构成和形成的特征。
考古学让遥远的过去和无限的未来之间血肉相连。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让文物活起来的时代召唤下,西大考古学科要什么?我们要的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以柴尔德物质三要素探讨文明起源的路径为什么举步维艰?
未来西大人能立足于世界考古学之林,必须做到,在世界文明的关照下,思考中国文明为什么走的是这么一条路,中国文明的特征是什么的问题。我们需要从考古学角度总结凝练中国社会发展规律,需要在考古学史的背景下,思考文明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也就是文明到底是由什么构成,如何完成文明三观理论下中国文明核心文化价值体系的构建。
我们已经确立以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文化价值为宗旨的2.0版本“三位一体”学科体系,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一体系,西大考古人应该具备将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功能阐释到它就是我们生命中空气阳光和水的能力。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高层次的史学活动,必须紧紧围绕长时段问题、全局性问题、本质性问题展开,重视规律总结、理论概括和提升,坚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未来,西大考古人应该有构建有西大特色的中国考古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雄心壮志,具备阐释中国文化、中国文明形成过程及特征以及周秦汉唐时代特征的能力。
我们要在灵魂层面思考中国文化、中国文明发展演变的规律。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尤其是作为省属的西大,西大考古学科的尊严只会来自实力,西大考古的荣耀只取决于西大人群体奋斗、拼搏和成果。
在这送别的时刻,我在畅想,假以时日,他年之后,当我们把酒言欢相聚在母校、重逢在世界各地时候,我们,一群出身在周秦汉唐故地的西大考古人,用什么回答母校的期待呢?
理论流派的构建来源于扎实的实践和全局性以及深入的思考,这些和喧嚣、和热闹没有任何关系。孤独是人生的常态,未来各位在前进的征程上,并不必然铺满鲜花,你努力的每一件工作并不一定掌声雷动。但是,只要心中有信念,就不会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更何况,“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们执手相对时,我期望的感觉是,“孤独站在这舞台,听到掌声响起来,经过多少失败,经过多少等待,告诉自己要忍耐”,“掌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你的爱将与我同在”。
这个爱,就是西大考古人的初心,让我们一起,不辜负时代的期许,共同为构建西大考古学科体系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