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查看更多+

22

/

2025-10

中国政法大学一行来院调研座谈

        10月21日,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单位党委书记兼科研处副处长杜学亮、证据科学研究院院长彭文华一行6人莅临我院,就平台建设、学科发展等事宜开展调研座谈。我院党委书记李军、副院长凤鸣、国家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赵星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李军代表学院对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从我院考古学科的发展历程、近年来的教学科研成果以及重点科研平台建设三个维度,系统介绍了学院的整体...

20

/

2025-10

文化遗产学院召开2022级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综合实习总结会

2025年9月22日下午,文化遗产学院召开2022级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本科生综合实习总结会议。我院院长马健、副院长豆海锋、翟霖林,点评嘉宾钱耀鹏教授,考古系贺存定教授、马志坤教授,文化遗产管理系周剑虹副教授出席大会。各综合实习队指导老师,部分在校的考古系、文化遗产管理系青年教师,以及2022级考古班、文博班全体本科生参加大会。会议由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豆海锋教授主持。 豆海锋副院长主持会议豆海锋教授首先...

28

/

2025-0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一行来访我院

       9月28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张远华一行三人莅临我院,围绕文博领域多方面合作开展调研座谈。学院院长马健、副院长李悦、文保系主任孙凤、文管系主任周剑虹、国家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赵星出席会议,座谈会由副院长凤鸣主持。        会上,马健院长首先代表学院对张远华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与学院长期以来在人员交流、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保持着紧密且深入的合作关系,...

26

/

2025-09

文化遗产学院召开党委委员(扩大)会议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会议

        9月24日,文化遗产学院召开党委委员(扩大)会议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会,学习贯彻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系统深入总结学院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研究部署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工作。学院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科级及以上干部参加会议,各学生党支部书记列席。学院党委书记李军主持会议。        会议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锲而不舍落实中...

22

/

2025-09

西北大学考古学科2025级新生同上开学第一课

        9月20日下午,西北大学考古学科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举办2025级新生开学第一课。本次活动以“大汉遗响,考古新声”为主题,分为课程讲授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李举纲,文化遗产学院党委书记李军、文化遗产学院院长马健、安莱学院党支部(直属)书记王宝宏,文化遗产学院、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安莱学院党政班子成员,教师代表、班主任,2025级本科生、研究生代表参加新生开...

学术动态

查看更多+

31

/

2025-10

感悟良渚:重思文明的天人之际——西北大学校长、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孙庆伟在第三届“良渚论坛”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很荣幸受邀参加良渚论坛,到“浙”里感受文明之光,感受文化的力量。我来自西北大学,地处陕西,与浙江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西北而东南,两地犹如是中华文化在华夏大地上的两个关键“太极点”。        百万年的人类史,陕西有蓝田人头骨化石,浙江有七里亭旧石器遗址;一万年的文化史,陕西老官台文化开启了秦岭粟作农业和定居生活;浙江上山文化的一粒“稻米”则代表...

31

/

2025-10

从考古中探寻文明的起源——访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钱耀鹏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陶之路》,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报道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钱耀鹏教授团队科研成果。国内知名考古学专家、教授钱耀鹏接受采访 张瑞芬摄        钱耀鹏作为国内知名考古学专家、教授,主持发掘了多个重要遗址,其中磨沟遗址发掘获“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开创了解剖发掘地下墓穴的先例,从而发现了许多有关丧葬习俗及埋葬过程的堆积证...

16

/

2025-09

周人崛起的文明史意义(博古知今)

        去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伫立于何尊前,久久凝思。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中国’二字镌刻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        3000多年前,诞生于“西土”的“蕞尔小邦”周族,开启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关中西部地区是周族演绎“旧邦新命”的大舞台,也是周人“宅兹中国”的根据地。周族和周文化的兴起,...

24

/

2025-06

中乌联合考古出土大量文物

       本报讯 (记者 赵茁轶)6月21日,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由中国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和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考古研究所组成的中乌联合考古队,今年在苏尔汉河流域上游契纳尔特佩遗址的考古发掘取得显著成果,出土大量文物。        契纳尔特佩遗址位于苏尔汉河上游东岸的三级阶地边缘,遗址范围达35万平方米,由中部的居址和两侧墓地共同组成。本次考古发掘了居址核心区域,发现至少6层共计30余座房址,...

06

/

2025-06

发现仰韶时期新房屋类型

        谢家河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亭口镇谢家河村,坐落在泾河支流黑河二级台地上,遗址区部分地带处于亭口水库淹没区域。2024年,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成立联合考古队,对谢家河遗址相关区域进行考古发掘,揭露面积3850平方米,发现了涵盖史前、战国、汉唐时期的文化遗存。此次发掘的重要收获之一,是发现了一批形制独特的仰韶文化时期房屋基址。鉴于其突出的学术价值,该遗址于2025年1月13日成...

学术讲座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查看更多+

09-03

2025

关于文化遗产学院师生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拟资助人选的公示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

06-21

2025

甘肃省文物局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校园招聘公告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

06-16

2025

文化遗产学院关于2025年教师职称评审资格审查有关情况的公示

文化遗产学院关于2025年教师职称评审资格审查有...

06-16

2025

2025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文物专业博士研究生拟补录名单公示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

05-26

2025

文化遗产学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拟接收专业准入学生名单公示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

专业设置
本专业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建立的考古学专业之一。陕西及西北地区得天独厚的地下、地上文物资源,以及校内大量馆藏文物标本,是本专业教学科研的坚实基础。专业教育高度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能力、校内课堂讲授与田野考古...
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中国——中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China-Central Asia Belt and Road Joint Laboratory on Human and Environment Research)以“立足丝路、融合发展、促进交叉、引领国际”为宗旨,以丝路沿线文化遗产与地质环境为研究对象,聚焦“地质构造-环境变迁-人类发展-文明传承”,揭示丝绸之路地质构造与环境协同演化机理,阐释东西文明交流互鉴规律,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传承,科技繁荣,民心相通。

学院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