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现在所的位置是: 首页 > 学院资讯 > 新闻动态

学院党委书记李伟2019级新生入学仪式致辞:你们的幸运,我们的光荣


    undefined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2019级开学典礼,我代表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欢迎你们,新一代的西大考古人!

    在我发言的开始,首先想表达对顺利完成军训任务的21、24连学员的祝贺和慰问。虽然因雨你们有“偷得半日闲”,但两周的军训里,服从命令听指挥、冒风雨、战高温,还是你们的常态。学院为你们的优秀表现点赞!

    研究生没有军训,直接开启了学习模式,一定有兴奋、有惊喜,也有忐忑、有失落,但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你们,基本可以打上考古业内人士的标记了,因为我们毕业的研究生,80%以上都在行业内就职。学院也为你们的未来点赞!

    1938年陆懋德教授对张骞墓的调查,1940年王子云教授对西北地区文物古迹的考察和1943年黄文弼教授对新疆古代文物的考察,开启了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的先河。1956年西北大学成为新中国第二个设置考古专业的高校,专业建立后我们先后开展了早期周秦文化探索、秦汉帝陵研究、甘青史前考古、东天山地区草原游牧文化聚落研究、哈密佛寺遗址发掘等重要科研工作。63年的发展,西北大学考古学科现已成为学科定位清晰、体系完善、队伍一流、平台领先的国内一流考古学科,为我国文物事业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文物保护科研人员中一半都是西大考古的毕业生在科技考古领域人数更是超过一半。2017、2018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中分别有3项和4项的考古领队毕业于西北大学

    “立足长安,面向西域,周秦汉唐,丝绸之路”是西大考古的学科定位,今天,我们沿着丝绸之路实现了中国考古“走出去”的梦想;围绕文化遗产价值,我们首创了以考古学研究为认知体系、文物保护技术为保存体系、文化遗产管理为实现体系的“三位一体”的考古学学科体系,对国内高校考古学科的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

    所以你们的学院,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厚实基础和美好未来的学院!

    这一切的成就都因为这里有一群人,一群在这里奋斗和奉献的西大考古人。那么今天,我在这里想跟各位新同学分享的就不是考古的地层与断代、保护的技术与材料,也不是你们的转型与适应,而是我们的教师、你们的老师,这一群丝绸之路上的追梦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就是西大考古所要教授的,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就是你们、在这里所应学到的,将来的你们在学术上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希望你们永远拥有和他们一样的品质。

    学段清波老师的创新

    他,是一位拥有诗与远方情怀的学者。对学术的执着、对事业的追求是他身上鲜明的特点,考古是他“生命中的光”。

    1998年,段老师开始担任秦陵考古队队长,带领秦陵考古队队员克服种种困难开展大量工作,首次在秦陵中发现三出阙遗迹以及秦始皇陵完整的排水系统,五年内出版三本秦陵考古报告,极大地推动了秦陵相关研究的进展。2007年,段老师开始担任陕西省明长城资源调查总负责人。在其后的两年时间内,段老师带领调查队队员历尽艰辛,不畏严寒酷暑,踏遍了陕西境内明长城分布的所有区域,调查总长度约1900多公里,获得了长城形制和保存现状的珍贵的一手资料,为长城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十年考古三次转型,段老师创新性地提出了自己对中国文明的认识,认为文明是由“宇宙观”、“社会治理体系”、“核心价值观”三要素组成。“城+长城=中国文明”、“从考古到考古学”这都是段老师在已经取得秦陵和长城研究突出成就之后依然坚持秉承创新精神,不断突破的成果。

    段老师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他经常告诫学生,考古是一种情怀,既然从事了这个行业,那就要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勇于填补科研空白,为国家与社会尽一位考古人的责任与担当。段老师是一个爱护学生的人,平时非常关心学生的生活,对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会非常热心地予以帮助。于学生,段老师是良师,更是益友。

    学陈洪海老师的笃行

    他,一位山东汉子,数十年来,却将考古的足迹留在了陕西、新疆、青海这一片大西北的土地上。他说“考古人是游走在死人和活人之间的一群人“,生动诠释了每一位老师都是一个段子手。

    陈老师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西北大学,1988年7月起在西北大学任教至今。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和田野考古,尤其专长于陕西、青海、新疆地区史前时期墓葬的发掘与研究。陈老师对宗日遗址的深入研究,填补了青海地区史前文化研究的空白,为甘青地区史前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互动、社会复杂化等问题研究提供了资料和借鉴,促进了西北地区考古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不仅如此,陈老师也非常重视脚踏实地的田野工作和知识的积累,在陕西省旬邑县下魏洛遗址进行发掘时,他深入周边村庄进行民俗学调查,在编写报告时将其纳入,开启了考古报告编写中民俗学资料与考古学资料相结合的新模式。

    学生们爱上陈老师的课,因为中国考古人特别是知名的人都能在他的课堂段子里找到,于是不论你见或未见,那些考古人你都认识了;学生们爱上陈老师的课,因为深奥的专业知识经他加工,就变得如你吃的米饭、你啃的馒头般可以轻松下咽。他一直低调,是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还有很多很多工作没做,他没有著作等身的理想,但他坚守“择一事”,就是做学生的好老师!

    学王建新老师的执着

  他,常年奋战在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的一线,他,无怨无悔,37年一直“在路上”,始终与党和国家发展同向同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他被称为"现代张骞"。

  王老师1978年进入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学习,1982年毕业留校。王老师执着的是他的学术初心,丝绸之路考古一直是他的学术梦想。从1999年起,王老师带领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从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到中亚,最终确认了《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的古代月氏和康居的文化遗存,取得了中国科学家在中亚考古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为用中国话语阐释丝绸之路历史提供了实证资料和科学依据,为恢复丝绸之路历史风貌作出了重要贡献。中亚考古队的工作先后三次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与问候。

   王老师执着的是他对中国考古“走出去”的坚定决心,在中亚考古中,他将西大考古首创的“三位一体”考古学学科体系引介到了国外,并广泛应用于联合考古实践,充分展现了西大考古学科和中华文化的自信、开放、包容,有力推动了中国考古“走出去”的步伐,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增进互信、厚植友谊奉献了“西大作为”,提供了先行范式。

   他66岁了,但旺盛的工作热情和干劲,让学生们感觉他还是个“小伙子”,他上得了报告台、下得了探方;他进得了厨房、出得了镜头,他的“蘑菇汤饭”喂饱了不少西大考古学子,他的学术执着更应当成为滋养西大考古学子的精神食粮!

    学钱耀鹏老师的善思

    他,本硕期间就读于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留校任教后于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曾在2002年破格获得教授任职资格,成为当时文博学院最年轻的教授。

  钱老师的研究专长是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内容大到聚落、城址,小到陶器、石器,对聚落形态、人地关系、丧葬习俗以及礼仪制度等问题有深度分析。以大量的研究和考古实践为基础,钱老师在理论方法上不断进行思考与创新,2011年出版的《考古学概论》,就是钱老师对于考古学的整体性思考,著名考古学家林澐先生读完该书后称赞道:“这是我读过最好的一本考古学概论!”

    但今天你面对钱老师,也许你会有错觉,酿酒的?做文献的?搞设计的?他讲《古代酿酒工艺》、他研究“滑稽”、他手边放的《工业设计原理》,我们开玩笑地说钱老师是“任性学者”,因为他在学术的天地里把考古“玩出了花样“。他现在的研究领域包括器用方式、工艺技术、考古设计学等这一串名词对于传统考古学而言绝对是新词,他乐在其中,是因为他思在其中。

    他的善思也表现在重视对学生独立思维的培养上。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发掘工地,你总能见到一个默默思考的钱老师。他对学生很少讲解具体的知识和技术性的方法,更多的是进行富有哲理性的思维点拨。他的学生说,做了钱老师的学生,整个人的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钱老师带他们看的是考古学的奥妙。

    学赵丛苍老师的突破

    他,乐于以“书法爱好者”自居,推崇二王颜欧,尤擅金文、隶篆,兴趣所致,亦挥洒行草。一顶米色渔夫帽、一条天蓝色牛仔裤和一双棕色的皮鞋是他的标配。

    赵老师的工龄长得吓人,53年,应该大于今天在座的绝大多数同学父母的年龄。赵老师先后主持发掘过陕西城固宝山、甘肃酒泉西河滩及礼县西山等重要遗址,出 版学术著作十余部、论文近百篇在商周考古、科技考古等领域有着广泛影响力。

    2013年,赵老师以“军事考古学”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这年他61岁这个方向让人意外、这个年龄让人敬佩。去年9月,在美国举办的第十届“冲突领域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赵老师在20多个国家200余名文博领域的专家及部分美国现役军人面前发表演讲呼吁减少或避免战争,努力追求和平与稳定。这是一名知识分子对“天下为公”思想的践行。

    赵老师的办公室里常年放置着一张简易行军床,他经常工作至深夜忘记回家,于是在床上小睡一会儿后,又在凌晨四五点醒来继续工作。他常常自豪而又底气十足地和大家谈他的科研思考,就像今年,“医学考古学”又成为他新关注的领域。

    赵老师的字是他的新标识、是他的名标识,“西大考古”就是赵老师的大作,他也经常会不吝笔墨在学生们的重要时刻作为见证,毕业了、结婚了,赵老师的字是必备的珍贵礼物。当然,你们入校的时候赵老师还不会写给你们,因为一切才刚开始······

    学王丽琴老师的勤勉

    她,从教37年来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吃苦耐劳,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奠基人之一。

   1989年,西北大学在国内创办文物保护专业,创建初期,只有4名教师,没有教材、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可供参考,仪器设备极其匮乏。王老师和大家一起深入调研、认真思考、反复研讨,开展了艰苦而有成效的专业建设工作——编写讲义和教材、制定培养方案、购置仪器设备、建设实验室。担任文物保护系系主任期间,她作为西北大学文物保护学科带头人,负责申报并成功获得了“文物保护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陕西省特色专业、名牌专业等学科建设成果。同时承担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和建设工作。经过大家近30年艰苦不懈的努力,文物保护学科形成了现在的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办学模式,在全国同类专业中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王老师爱戴丝巾,不是因为女性的爱美,而是为了隐藏她脖子上的颈托,颈椎病给她的身体带来很多不适,但这并没有阻止她坚守工作的信心,彩色的丝巾成了王老师课堂上的亮丽风景线,而她自身的“勤勉”也感召着身边的同事和同学。

   同学们,这六位都是你们的老师,是你们在文化遗产学院学习中会遇到的老师,创新、笃行、执着、善思、突破、勤勉,这是他们的特点,更是他们的优秀品质,  是同学们在西大考古这个大家庭要学到的品质。我们有60位教师,他们只是其中的十分之一,从每位老师身上学到知识很重要,从每位老师身上学到他们的精神品质更重要。“志存高远、敢为人先、自强不息、执着奉献” 这是西大考古精神这16个字不是凭空而设,这16个字是一代代西大考古人用63年的时间铸就和锻造出来的,这就是我们西大考古的“硬核”

    我很有幸成为文化遗产学院的一员,成为他们的同事;但我更羡慕你们,能成为他们的学生,成为为理想执着奋斗一生的他们的学生。请珍惜有他们做老师的时光!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希望你们的幸运和我们的光荣相映生辉,像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你们的前程,因为你们就是西大考古未来的光荣!

    再次欢迎你们成为西大考古的新一员!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