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上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学学院国际知名植物考古学家傅稻镰(Dorian Q Fuller)教授在博望报告厅带来题为“丝绸之路上的农牧先驱:4500-3500年前欧亚大陆交流的考古证据”的讲座,讲座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陈洪海主持,我院师生现场聆听讲座,并与傅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
傅教授作报告
本次讲座中,傅稻镰教授首先介绍了历史时期的丝绸之路——连接地中海地区的罗马帝国与中国的汉王朝。他认为史前时期中国与“西方”(通过中亚到达印度、西亚)之间的连接和文化传播并不是以历史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为代表,而是在4500年前,由青铜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东亚和印度的先驱者发起。这种早期的联系并非像青铜时代晚期那样的直接的贸易联系,而是间接的,以食物传播为主的联系。例如,谷物、家畜和栽培瓜果类。
之后,傅稻镰教授以“何地,何物,何时,何人”作为线索,阐述了食物传播的地域路径(Where?),食物传播的种类(What?),食物传播的年代(When?)以及传播食物的主要人群(Who?)。傅稻镰教授认为,越来越多的植物考古学证据表明,印度和西亚的农业多样化是与原产于中国的谷物传入和接纳有联系的。同样在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也有来自于西方的农作物和家畜参与。中亚前缘地区,即草原地带和河西走廊,是不同文化区域的作物和家畜传播的路线。这个地带在气候上属于农业区的边缘,是亚洲东部季风区的边界地带。在文化上,这里的是以流动性较强的农牧人群为主的。他们主要在各个肥沃河谷地区集中,并在其间有规律地移动。值得注意的是,这条路线的刚好是亚洲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同时也是烘焙烹饪传统区和蒸煮烹饪传统区的过渡地带。
不同地区的农业起源
在早期东西方交流的物品中,农畜产品是主流。向东传播(到达中国)的主要作物有普通小麦、大麦、绵羊和黄牛;向西和(或)向南传播的主要作物有黍、粟、粳稻、桃、杏等。在中亚地区的马和双峰驼也向东和向南分别传播到了中国和印度。当然,这些新的食物品种还需要适应当地的农业和饮食传统。例如中国并没有接纳麦类制作的烘焙面包,以及鹰嘴豆、豌豆等豆类;而黏小米、大豆等也无法在中国以西的区域传播。
这些食物的传播横跨中国龙山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印度河流域的后城邦时代以及印度哈拉帕文化晚期。那么,这是由外来移民带来的饮食文化?还是被接受并融入本地的饮食传统?这些我们都需要从各地农业的发展脉络来寻找线索。在旧大陆之上,东部季风区内中国南方最早利用了粳稻,印度是籼稻的起源地,而中国北方是粟、黍最早栽培利用之处。在西部中亚、西亚的非季风区,大麦和小麦以及绵羊和山羊最早驯化利用。现有的资料表明,由于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多样,西方的作物在新石器时代的印度得到了很好的接纳,本地的小米谷物也很好地发展。而西方麦类的传播却在中国有所延后,在龙山时代(2000 BC)以后才进入,而到青铜时代晚期才较普遍地出现在中原地区。这是与饮食烹饪传统的差异有关的。麦类的传播一直伴随着烤炉等遗迹的推广,而到了以蒸煮烹饪为传统的东亚地区,麦类需要融入这个体系之中,同时还要适应季风气候带来的环境改变。同样地,糯性谷物在此时也很难进入西部的印度和中亚地区。另外,从其他证据来看,公元前2000年是东西方作物、动物传播的关键时刻。这一时期,羊进入中国,使狩猎鹿类动物的比例下降。骆驼和马进入南亚和中国西部,促进了交通革命。驯化的粳稻与南亚未驯化的原始籼稻杂交促成了驯化籼稻的出现。公元前1900-1600年,中国原产的小米、稻米和桃等到达了印度西北部,而小米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到达了哈萨克斯坦地区。同时,在南亚还发现了许多中国风格的石刀等工具。这些证据表明,2000BC左右是文化碰撞和交流的重要时期。
梳理这些材料可以发现,不同文化拥有不同的作物、不同的食物加工传统,再通过2000BC左右的交流,各地获得新的物种达到了农业的多样化。此时各地的文化面貌并不是强大的城邦文明,是没有能力进行如此长距离的传播和交换的。从欧亚草原视角看,3000-2000BC以来,随着安德罗诺沃文化体系的扩张,该地区的草原、山间廊道中有许多兼营农牧的小规模移动型社群。DNA、金属、宝玉石等交流证据共同表明,这些游动于边地的社会组织的成长,以及城市化的发展共同支持了这一时期文化和技术创新传播的网络。
文化交流区域:中亚前缘地区-通过草原地带和河西走廊
最后,傅稻镰教授进行了归纳。在早期交流中,不同的文化传统间以农作物、家畜为主线进行互动。这些交流是有选择性的。比如,西方的文化拒绝了糯黏性作物,而东方拒绝豆类。由于环境和文化多样,东西方之间的过渡区域种植的作物品种较多,如麦类和小米。此外,生长期长、需要灌溉的谷物则和可能是外来交换的物品。
陈洪海教授在讲座的最后做了总结,他指出,傅稻镰教授的讲座为我们研究文化线路传播(即小规模、流动性的社群作为连接东西方的人群)提供了新思路。并为我们如何展开、论述、解决学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思路和方法。首先,视野要开阔。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关注的范围从时空上都要更为广泛,研究视野不能只停留在国内,要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发现相似的考古证据,进行跨区域、跨文化间的比较研究。其次,思路要明晰,逻辑论证要严密。再次,重视科学技术和科技手段的运用,尤其要重视数据分析的运用,提高信息资源的占有率。
陈洪海教授主持并总结
傅稻镰(Dorian Q Fuller),国际知名植物考古学家,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系教授,ICCHA(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国际中心)的英方主任。傅稻镰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农业起源与传播、农作物进化与驯化、南亚考古和非洲努比亚考古等。在亚洲全境及非洲北部均有田野考古项目和研究计划。主持多项ERC、NERC重大项目;在《Science》等知名刊物发表重要学术论文百余篇。近年来研究重点在世界农业起源与作物传播、东南亚与东亚地区农业经济形态比较、稻作农业生态研究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