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上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学院院长苏·汉密尔顿(Sue Hamilton)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有关“拉帕努伊(复活节岛)雕像时期的考古学(公元1200-1600):纪念碑性、环境变化、复原力与活态遗产”的报告,介绍了复活节岛古代历史,巨石像的制作、来源,展示了岛上先民活动的新证据,同时也再现了复活节岛古今景观变化的过程及未来发展对策。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段清波教授主持该讲座,我院师生现场聆听讲座,并与苏·汉密尔顿(Sue Hamilton)教授进行了热烈交流讨论。
苏·汉密尔顿(Sue Hamilton)教授作报告
Sue Hamilton首先介绍了拉帕努伊建筑景观项目(Rapa Nui Landscape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该项目由伦敦大学学院、曼彻斯特大学、伯恩茅斯大学、智利国家公园等单位联合,研究拉帕努伊岛的建筑景观。
拉帕努伊是一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景观。但西方普遍承认的是,该岛作为一处标志性的考古学发现,却常常因为其环境管理失误导致文明陨落,被当作一个警示性案例存在。如今,因为环境的改变与管理不力,该地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如岛上已无大型哺乳动物,鸟类也极少。此外,也未发现书写文字、金属加工器或陶瓷器。我们通过综合展现考古发现的拉帕努伊岛现状,呈现其活态文化遗产,再通过DNA、语言和宇宙观等研究,探究其复杂现状的成因,并寻求发展对策。
拉帕努伊岛是位于波利尼西亚大三角东部尖端位置的一个小岛,位置偏远,长期被独立于波利尼西亚文化圈之外。标志性的人像纪念碑是当地的一大特色,这些纪念碑伫立于石质丧葬平台之上,被认为是古老首领及来自海上的祖先象征。
从18世纪开始,正处于酋邦社会下的拉帕努伊岛开始与外界社会接触,不少欧洲国家的探险家均前往于此,留下诸多记述:1722年,荷兰人雅各布 ·家雅各布于复活节当天发现了这个小岛,该岛也因此有了“复活节岛”之称。据雅各布记载,岛上高大树木很少,猜测人口有3000左右,土壤还算适宜耕种,有巨大雕像矗立其间。1774年,库克也到过此地,认为有“不适宜航海的独木舟”。经历了1862年秘鲁掠夺奴隶,及1888年,该岛被智利吞并,岛上人口仅剩了极少数,1914-1915年记载中,岛上人口不足250人。且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岛屿上大面积成为了牧场区域,当地人被迫离开他们的土地,这也成为拉帕努伊岛环境的现状。
复活节岛景观
20世纪中叶,约翰·弗伦利在湖泊沉积物芯中发现了古树孢粉。自此,对拉帕努伊岛的研究拉开了序幕。约翰本人也逐渐开始关注雕像时期树木锐减问题,探寻其是否有生态灾难存在关系。2005年,随着对太平洋地区森林乱砍滥伐的关注,贾雷德·戴蒙德提出了该岛是“自我毁弃”的说法。但毁林是否是如今生态景观现状的直接原因,仍然有待商榷,可以肯定是毁林造成了当时海上交通不畅,而以前认为相关的饥荒等问题或许与其并无直接联系。社会崩溃问题与森林砍伐的关系也需要继续讨论。按照以往观点,14吨重的巨大雕像,是要以树木为工具,不过现在已经找到了非木材搬运方法的各种证据。另外,如今研究发现,岛上的雕像并非暴力推翻,而是被细心拆除;而社会自身也并非废弃,而是经历了变革。
Sue Hamilton关注于雕像弃用问题,并由此研究其景观适应性与社会构建。
通过比较,发现大型雕像上“帽子”部分的石料就来源于普奈帕乌(Puna Pau)火山。考古资料显示,公元1300-1600年为此处地点的主要采石时期,在一些道路周边也发现了pukao(即雕像“帽子”)。此外,在采石场也发现了一些特殊沉积物与雕刻痕迹,如“眼睛”的刻凿、石器上的刻划痕迹。因而推测,采石场自身即具有圣地性质。
复活节岛及巨石雕像
拉诺拉拉库(Rano Raraku)火山则是雕像主体部分的石料来源。在这处采石场也发现了一些未完成雕像,但不能以此判定其为废弃工程:经探地雷达调查,并在部分地点进行发掘,发现雕像脖子以下的部分实际上被土壤掩埋,主体部分完整,因此工程并未被废止。火山周边发现了1000余座雕像,但只有200多座是被搬走使用,其余均保持原始位置,火山上发现的大量moai遗存也可证实这一点。Sue Hamilton因而推测,石像并非为提取而雕刻,自身即具有一定性质。这处地点经航拍调查和建立三维模型,也发现了大量的眼睛形图案,这也与雕像人面上的眼睛十分相像。
在一些道路两侧也发现了雕像遗存,有观点认为这是在运输过程中被废弃的一批材料,但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观察石像表面制作及风化痕迹,可推断其原本为站立状态,而并非遭遇丢弃。电阻探测也发现雕像以下位置原有平台存在,雕像矗立于此,或与作为前往采石场的标志物存在。
Sue Hamilton及其团队还在全岛范围内进行工作,以揭示当地景观空间的综合利用。
在海岸上有雕像标志,而处于陆海之界的Ahu,呈独木舟型,还有许多雕像置于其上,被认为是死后灵魂所在。在该地也发现了如房址、鸡舍、灶等遗迹,可见当时无木景观技术已十分精湛。岛上房屋呈独木舟形,多为多间房的套间。对当地水资源调查时也发现了大坝与排水坑,在全岛范围内也有收集雨水的石质容器。
岛上的古代石制集水坑和船型屋
自20世纪以来,岛上景观受到大范围侵蚀与沉淀,这是管理不善的结果。20世纪,草场出现,羊和马被引入,对牧场的踩踏也造成一定影响。耕作引发了土地侵蚀等问题。后来种植的桉树又带来了水土流失、毒害其他植被等不利影响。
如今,在重重破坏下,岛上居民仅不足5000人,但每年要承载85000的游客量,本地居民的生存空间、经济利益等与旅游业的冲突长期存在。拉帕努伊人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并加以自主管理,从而出现了示威抗议、封锁道路等事件。近年来,外界也开始给他们提供帮助,比如对学生的奖学金机制、在当地建立学校、对老年人予以福利、与当地人合作经营、传承土著文化礼仪等。
拉帕努伊(复活节岛)作为一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将对其的解释性研究与全岛范围实地科学研究的方法相结合,更细致全面地展示了拉帕努伊岛屿的纪念碑性价值,和当下遗产管理的需求和优先权。
段清波教授主持并总结讲座
段清波教授在最后总结到,汉密尔顿教授为我们介绍的最新成果是伦敦大学学院深厚科研积淀和国际化研究视野的综合体现,希望大家能够在了解异域考古新发现的同时,从中体会到不同的思想方法和研究视角。在未来,在西北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的合作平台上,大家能够做出更多成果。
苏·汉密尔顿(Sue Hamilton)教授现任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学院院长,是国际知名的景观考古和欧洲史前史专家,目前已发表论著百余篇。她最近的研究项目“复活节岛景观的建设”受到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