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我院与上海光源座谈会在二楼会议室成功举办,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筹)总经济师李亚虹,大科学装置管理部主任范颖、上海光源用户小组协调人汪丽华、生物医学成像线站用户负责人付亚楠、红外谱学线站负责人陈敏、微聚焦线站用户负责人张丽丽、红外谱学线站彭蔚蔚、大科学装置管理部用户办副主任李红红、大科学装置管理部胡蔚成参会,西北大学科技处处长申烨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段清波,副院长温睿、马健、凤鸣,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柳小明及我院相关教师出席了此次座谈会。我院副院长温睿主持了此次座谈会。
西北大学科技处处长申烨华在致辞中指出光源大科学装置不仅是提升基础研究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重器,更是参与国际前沿合作竞争的大国利器,如果能将光源大科学装置应用于考古学和地球科学的研究中,不仅能够解决诸多传统科学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且能够引发相关学科前沿基础研究的巨大进展,并有力的推动国家战略高技术与交叉领域的创新发展,对于学校而言,非常期待能与上海光源等国内优秀的科研机构平台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为提升科学研究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校所合作机制提供新的路径,期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帮助我校科研迈向新的台阶,西北大学非常乐意与各位科技工作者为重大理论创新研究,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贡献。
我院院长段清波在座谈会中指出科技考古学对考古学起到了非常大的支撑作用,在不断丰富着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促进我们更加成熟的思考我们民族的历史、今天和将来,推动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变化。希望此次座谈能够促成双方未来在此领域的合作,上海光源高精尖的技术结合西大考古一定能产生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一定可以实现打造在某些领域中国际考古、国际科技考古的高地。
随后,上海光源用户小组协调人汪丽华对上海光源整体情况进行了介绍,生物医学成像线站用户负责人付亚楠、红外谱学线站负责人陈敏、微聚焦线站用户负责人张丽丽分别作了SSRF生物医学成像线站简介及应用、SSRF红外谱学线站简介及应用、SSRF微聚焦线站简介及应用的报告;我院副院长温睿及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柳小明分别作了西北大学借助上海光源开展的科技考古研究、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学研究的报告。
最后,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开展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科技处处长申烨华致辞

我院院长段清波致辞

座谈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