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3日,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应用考古学中心(UCL CAA)和 NWU-UCL丝绸之路考古遗产研究中心在太白校区联合举办了山西濒危寺观壁画数字化项目分享培训日活动。活动分为理论案例分享和教学实践两个环节,由伦敦大学学院应用考古学中心研究人员刘甲主持,我院考古、文物保护和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理论及案例分享环节在我院数字考古实验室进行,伦敦大学学院应用考古学中心的工作人员向大家讲解了山西濒危寺观壁画数字化项目中使用的设备与技术。
考古数字化影像师Antonio Augusto de Oliveira Reis分享了他发明的MiCam多光谱相机。MiCam能够进行遗址和文物信息(尤其是壁画、地面等平面形状或需要平面观察的对象)的多光谱影像采集。运用MiCam的不同棱镜,可以采集可见光、紫外、红外等多光谱下的文物影像。通过对比分析这些影像,了解文物病害的分布,能为遗址和文物的进一步保护、研究提供帮助。
考古学数据库工程师Morgan Guy Hopkinson介绍了徕卡ts16全站仪的使用,演示了如何单人使用TS16全站仪进行测绘。TS16全站仪仅需一位工作人员就可完成对特定重要对象(例如古建筑中的壁画、构件等)空间的测量,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Guy还向大家介绍了通过AutoCAD对全站仪记录的空间数据进行平面图、立面图绘制的方法,以辅助考古分析、模型重建的大致过程。
最后,考古学数据库工程师Karol Wehr介绍了文物、遗址的照片采集与建模。在照片采集阶段,可以使用无人机、数字相机等设备。当需要进行照片建模(photogrammetry),拍摄的相邻照片要保证70%相同内容重叠率,接着要用Agisoft PhotoScan这一软件进行三维模型拼接制作。后期还可运用Meshlab软件对文物照片建模多边形进行查看与修改;或使用Photoshop软件,结合色卡、白平衡卡对文物照片建模贴图进行查看与修改。
在教学实践阶段,Antonio Augusto de Oliveira Reis和同学一起在壁画保护修复实验室使用MiCam对壁画进行了自然光下无棱镜、有棱镜和使用人工光源三种模式的拍摄,并讲解了调整拍摄参数、挑选所摄照片、照片命名、打包上传等具体操作流程;Morgan Guy Hopkinson则在学院一楼院子内进行了TS16全站仪使用现场教学。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成功地完成了整个院子的测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