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团队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师资团队 - 考古学系 - 正文
贺存定
发布时间:2020-05-28     浏览量:   分享到:

职称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历2003.9-2007.6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7.9-2009.6 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2012.9-2016.12 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任职简历:2009.6-2015.2,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古人类研究所;

2015.2-2015.8,重庆市文物局文物处与博物馆处;

2015.8-2019.9,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研究部;

2019.9-今,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研究方向: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博物馆学

讲授课程:石器分析与实践(主讲)、史前考古专题(参讲)、中国考古学(参讲)

学术活动

1)田野考古:2005-2009年,先后参与内蒙古赤峰、山西运城盆地、吉林延边和龙、河南郑州、湖北丹江口库区、江苏张家港等地的考古调查、发掘和整理工作;2009-2019年,先后作为领队或执行领队,主持重庆九龙坡区玉龙公园、重庆巫山龙骨坡、重庆巫山玉米洞等遗址多个年度的主动性发掘和研究工作,还负责或参与了重庆万州、奉节、綦江、巫山、合川及重庆主城周边地区的多项旧石器和古生物化石地点的调查和试掘工作;2019-今,主要负责和参与重庆地区东秦岭地区的旧石器考古工作。

2)博物馆实践:在重庆市科技馆、西华师范大学等单位开展学术与科普交流讲座20余场次;主持或参与原创展览项目7项组织或参与博物馆社教活动10余场次。

箱:hecunding@163.com

科研课题

主持或参与各类项目10余项。代表性项目有:

2011-2012年,国家文物局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重庆巫山县龙骨坡遗址发掘》,已结项主持);

2012-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玉龙公园旧石器遗址年代学与古环境研究》,已结项(参与,第三);

2016-2018年,重庆市第三批青年文化优才培养计划项目《重庆玉米洞遗址的石器研究》,已结项(主持);

2017-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重庆玉米洞遗址中-晚更新世石制品技术演变研究》,在研(主持);

2019-2021年,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项目《渝西嘉陵江流域旧石器考古调查与研究》,工作调离而中止(主持)。

学术成果:

合著专著2部,发表简报及论文40余篇。代表性著作有:

贺存定、吴雁:《重庆巫山县玉米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18年第1期;

贺存定:《巫山玉米洞遗址石制品原料利用策略分析》,第四纪研究,2018年第6期;

贺存定、赵卓、余金声等:《石灰岩石器使用功效的模拟实验》,人类学学报,2019年第3期;

贺存定:《扬子技术及其相关剥片技术的概念探析》,考古,2019年第11期;

贺存定:《博物馆研学旅行的定制化理念、模式及实现路径》,博物馆管理,2019年第1期。

荣誉与奖项

获各类荣誉与奖项10余项。代表性荣誉有:

①2012年,获“重庆市市级宣传文化系统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②2016年,获“重庆市十二五期间十大考古发现”奖;

③2016年,获《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十二五”实施工作全国先进个人;

④2018年,入选“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第四批青年拔尖人才”;